基于Maxwell瞬态场的永磁体最大去磁点校验
之前潜水看了很多牛人关于永磁体去磁的仿真,本人查阅了相关资料后结合自己的理解作了些尝试与仿真,并有些疑惑,希望亲们看看,这样做对不对,或者有什么其他更好的办法?很奇怪发生最大去磁时,为何局部会有增磁现象? 谢谢楼主的分享,很有帮助 这种算法肯定不对,增磁是不太可能会出现的。 pat 发表于 2015-12-31 01:15这种算法肯定不对,增磁是不太可能会出现的。
谢谢你的回复,请问该如何正确的计算呢?对于表贴式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方向与永磁体励磁方向相反的时候,不应该是最大去磁点吗? 经查阅资料,q轴磁动势会在主气隙磁场中,一半去磁,一半增磁,但整体总磁通量不变,所以出现了局部增磁,具体参见唐任远书page,125 您好!我也在学习永磁体的充去磁 仿真学习,求交流 lijian988998 发表于 2016-1-12 10:44
您好!我也在学习永磁体的充去磁 仿真学习,求交流
健健。我是jack{:1_561:} shoujie2012 发表于 2016-1-12 10:52
健健。我是jack
好的吧 ,真巧,你怎么在研究永磁体的退磁啊 lijian988998 发表于 2016-1-12 16:56
好的吧 ,真巧,你怎么在研究永磁体的退磁啊
确认永磁体充磁方向长度,保证最恶劣情况下不发生不可逆退磁 个人感觉第二种方法好些,毕竟永磁体退磁是需要看磁化方向的磁密的,不过我还是觉得需要看永磁体上的一点随时间变化的磁密, hamdizhang 发表于 2016-1-21 23:54
个人感觉第二种方法好些,毕竟永磁体退磁是需要看磁化方向的磁密的,不过我还是觉得需要看永磁体上的一点随 ...
那也可以的,转子不转,定子转就可以了 shoujie2012 发表于 2016-1-22 08:00
那也可以的,转子不转,定子转就可以了
LZ电流源激励的Thet是内功率因数角,电压超前定子相电流的角度。当角度为90,正好是增磁。 学习一下!!!!!!!!! dayu952080 发表于 2016-4-29 17:20
LZ电流源激励的Thet是内功率因数角,电压超前定子相电流的角度。当角度为90,正好是增磁。
不是吧,内功率因素角是I与E0(空载反电势)的夹角,I超前E0为正。电压与电流的角度为功率因素角,电压超前电流是感性负载,滞后是容性负载。电压与空载反电势的夹角是功率角,又称转矩角。 shoujie2012 发表于 2016-5-4 08:08
不是吧,内功率因素角是I与E0(空载反电势)的夹角,I超前E0为正。电压与电流的角度为功率因素角,电压超 ...
若为电动机,施加激励源为电流源,且为感性(容性)负载,则在正功角基础上再减去(加上)功率因数角,所得角度就是电流源初始相位角。 学习一下.................
谢谢楼主的分享,很有帮助 谢谢楼主的分享,很有帮助 pat 发表于 2015-12-31 01:15
这种算法肯定不对,增磁是不太可能会出现的。
pat,请教你几个问题。
1. 你的PMSM(不是异步启动)winding是怎么设置的,能不能给我截取maxwell 2Dwinding设置好的图片。你设置的电流最大值(Imax)跟转矩角(thet)是怎么算出来的???能不能分享一下!
2. PMSM负载下的气息磁密是怎么仿的,能不能给大家出个教程。
3. 怎么利用PMSM负载下的电流曲线计算出winding 设置里面Imax
这三个问题困扰我好长时间了,Pat大神啊请指点………………!! 感谢分享{:1_56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