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机床,不是玩,但想要高性能,必须先搞定这个主轴,我不希望买现成的主轴,也没有找到令我满 ...
佩服你的钻研精神,这么大的东西最好还是有些外援好点,否则自己做太难了。愿你早日完成心愿。 lvwei1020 发表于 2016-2-16 08:37
佩服你的钻研精神,这么大的东西最好还是有些外援好点,否则自己做太难了。愿你早日完成心愿。
{:aa13 感谢!目前学校老师和领导都很支持,朋友和家里也很支持并且能联系到一些加工的,除了时间和资金以外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障碍,总体来说是有戏的,但进度快不起来。 小木 发表于 2016-2-16 08:33
这么大的转速,0.8mm的气隙太小了吧。
我也觉得0.8太小了,而且查了不少资料几乎都是1.5、2mm甚至2.5的气隙,但这样遇到了绕组电感小,启动和控制电流困难的问题。
改小气隙后会导致磁密暴增,发热增大。但既然前面网友 何志勇 建议了0.8气隙,就尝试寻找了一下0.8气隙能使用的方案。
我并没有按照他所说的使用极弧系数来控制磁密暴增的这个问题,因为感觉磁钢变窄后受力角度不太好。
我是通过减小转子直径,增大定子直径的方式来解决的,虽然磁密更高了,但能够抑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仿真显示温度更低了一些,转矩更大了一些。
现在绕组匝数增加了一些,PWM的频率也可以不用那么高了。
具体数据过一段时间整理后再发出来,现在还在试探最佳值。 cne53102 发表于 2016-2-16 22:45
我也觉得0.8太小了,而且查了不少资料几乎都是1.5、2mm甚至2.5的气隙,但这样遇到了绕组电感小,启动和控 ...
之前听过浙大沈建新老师的叫做,就是关于超高速永磁电机的,建议增加气隙来控制铁损等问题。极弧系数改小或则磁钢减薄对磁钢强度和安装工艺影响挺大的。 电主轴电机还是细长点的好,气息还是稍微大点的好,通过增大气息,同时适当增大极弧系数、加厚磁铁,这样做改善一下气息磁密波形,同时又不会使气息磁密降低太多。这样做出来的电机噪音和震动会低点,电机的体积又不至于太大。 小木 发表于 2016-2-17 08:19
之前听过浙大沈建新老师的叫做,就是关于超高速永磁电机的,建议增加气隙来控制铁损等问题。极弧系数改小 ...
目前铁损还在可接受范围内,主要是电流不易控制的问题比较大,可能与我空心轴导致整体直径大而使得铁芯体积增大有关。
现在4极12槽,取0.667,取1肯定不行,但比0.667再小看起来也不是很好。 本帖最后由 cne53102 于 2016-2-17 14:29 编辑
lvwei1020 发表于 2016-2-17 08:26
电主轴电机还是细长点的好,气息还是稍微大点的好,通过增大气息,同时适当增大极弧系数、加厚磁铁,这样做 ...
哈哈一个说极弧系数增大一个说减小的,{:aa13 我是蒙了,这个还是继续使用0.667吧,这个看起来槽极数比较搭配,改为1的话,磁密会变得好大。
磁钢厚度与什么有关系呢?我修改这个好像没看到特别明显的变化(长度也是)?
明白你的意思了,外行话来讲,更充分利用那一圈的空间,排布更均匀,噪声和震动会降低,同体积出力也更好?
细长的话我这个不宜搞长诶,因为是五轴机,主轴要左右摆动,如果太长了容易碰到旁边的什么东西,也导致机器空间利用率下降,这也是我不想买成品主轴的原因。
(还要留空间给打刀缸之类的东西)
如果是低速主轴那就好了,可以用伞齿轮从后面传过来,电机随便选,可这个转速太高,皮带都不能用。 cne53102 发表于 2016-2-17 14:28
哈哈一个说极弧系数增大一个说减小的, 我是蒙了,这个还是继续使用0.667吧,这个看起来槽极数比 ...
增加磁钢厚度,提高磁铁的抗退磁能力,对于抵抗电磁反应的去磁能力有帮助,可以增大气息磁密 lvwei1020 发表于 2016-2-18 08:41
增加磁钢厚度,提高磁铁的抗退磁能力,对于抵抗电磁反应的去磁能力有帮助,可以增大气息磁密
明白了,感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