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公司小传
ANSYS公司的创始人John Swanson在康奈尔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来到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匹兹堡的西屋(Westinghouse)宇航核实验室。而后担任结构设计部经理职位,负责由航天核推进局(SNPO)领导的NERVA(Nuclear Engine for Rochet VehicleApplication,火箭飞行器用核引擎)项目研究。
1963年,John Swanson在加州大学Wilson博士原有的,有限元法热传导程序基础上,编写了用于火箭发动机零件应力分析的有限元程序STASYS(StructuralAnalysis System)。
John Swanson博士后来说:“我看到了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分析的需求。我发现人们用这些工具,可以改进产品的内在品质时,是多么的高兴。”
1969年,离开西屋公司后,John Swanson博士怀揣着1282美元创业资金,在临近匹兹堡的家中车库,成立了自己的公司Swanson Analysis System Inc(SASI)。John Swanson博士后来说:“离开西屋是因为我有一个梦想——为工程界开发集成的分析系统。”
1970年,SASI公司结合着STASYS程序,发布了商用软件ANSYS。而西屋也成为了它的第一个顾客。
ANSYS程序的第一个版本,仅提供热分析及线性结构分析功能。与当时的大多数程序一样,它只是一个批处理程序,需要用打孔器,在计算机输入卡上打洞写程序,为大型设备做一些原始的计算,且只能在巨型计算机上运行。
1994年,SASI公司被私募投资公司TA Assocites并购。重组后在当年底特律AUTOFACT94展会上,宣布了新的公司名称ANSYS。
1996年,ANSYS公司于NASDAQ上市,成为公开控股公司,结束了26年私人控股的历史。
2001年,ANSYS公司并购了ICEM CFDEngineering。
ANSYS公司从1997年起,经过5年的潜心开发,在2002年发布ANSYS 7.0时,推出了新一代产品研发集成平台ANSYS Workbench Environment(AWE)的试用版。
这是ANSYS公司合并ICEM CFD后,采用其技术来改进ANSYS软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Workbench平台,是用ANSYS求解实际问题的全新仿真平台。它给ANSYS的求解,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和更好的用户界面。通过一连串的并购,ANSYSWorkbench平台整合了,世界几乎所有主流研发技术及数据,在保持多学科核心技术多样化的同时,建立统一的研发环境。逐步完善Workbench平台,也是ANSYS公司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
2009年,发布ANSYS 12.0版。在继承第一代Workbnch(Workbench 1.0)的各种优势的基础上,发生了革命性的的变化,可视为第二代Workbench(Workbench 2.0)。
在该平台中,各组件通过Jscript、VBscript和HTML脚本语言组织,并编制适合自己的使用界面(GUI)。其最大的变化是,提供了全新的项目视图(Project Schematic View)功能。12.0版支持64位系统。Workbench 2.0将整个仿真流程,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简单的拖拽操作,即可完成复杂的多物理场分析功能。使得ANSYS在“仿真驱动设计(SimulationDrive Product Development SDPD)”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上部分援引自2015年2月版的《ANSYS Workbench 结构工程高级应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一书的前言。在4月样稿校对的时候,出版社把这部分几乎整体删除,故出版后的本书没有了此部分。
这里把它拿出来,补充一下吧。
本书作者刘笑天
2015年4月18日星期六 了解到了很有意思的历史,多谢楼主 更多的了解历史
才能更好的开拓未来 StevenZhou 发表于 2015-7-13 21:18
了解到了很有意思的历史,多谢楼主
这是1页第一版
最新写的 25页的第二版 内容更加丰富 相近 广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