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 发表于 2015-1-8 14:35

双叠绕组改为单双层混合绕组Rmxprt怎么实现

永磁电机双层叠绕组要改为单双层混合绕组RMxprt要怎么编辑绕组。

651246878 发表于 2015-1-8 14:51

在绕组选项中进行自由编辑,这个完全可以实现单双层同心式线圈的编辑!

xjhjq 发表于 2015-1-8 20:19

绕组设置里可以自己编辑的

小木 发表于 2015-1-9 13:25

651246878 发表于 2015-1-8 14:51
在绕组选项中进行自由编辑,这个完全可以实现单双层同心式线圈的编辑!

你好,能否提供下单双层混合绕组的相关资料。

651246878 发表于 2015-1-10 10:40

小木 发表于 2015-1-9 13:25
你好,能否提供下单双层混合绕组的相关资料。

按照你想要的绕组参数自己编辑一下就好了,不需要什么资料!

小木 发表于 2015-1-12 08:15

651246878 发表于 2015-1-10 10:40
按照你想要的绕组参数自己编辑一下就好了,不需要什么资料!

主要是还不知道怎么讲双层绕组等效变换为单双层混合绕组。

651246878 发表于 2015-1-12 08:24

小木 发表于 2015-1-12 08:15
主要是还不知道怎么讲双层绕组等效变换为单双层混合绕组。

这个你需要查阅一些资料看看最好!但是从设计上来看单双层和双层出来的结果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区别啊!

小木 发表于 2015-1-13 08:31

651246878 发表于 2015-1-12 08:24
这个你需要查阅一些资料看看最好!但是从设计上来看单双层和双层出来的结果差不多,没有太大的区别啊!

是的,不过据说单双层混合绕组可以在端部连接距离较短的情况下实现双叠绕组的效果。

651246878 发表于 2015-1-13 08:34

小木 发表于 2015-1-13 08:31
是的,不过据说单双层混合绕组可以在端部连接距离较短的情况下实现双叠绕组的效果。

端部距离较短有什么优势能否说一下?

gdjc0507 发表于 2015-2-6 13:23

小木 发表于 2015-1-13 08:31
是的,不过据说单双层混合绕组可以在端部连接距离较短的情况下实现双叠绕组的效果。

单层:嵌线方便端部短,不用考虑层间绝缘,槽满率高,但是单层绕组波形较差。
双层:波形好。
单双层:兼顾二者【要考虑节距(能够更合适的选择节距这点很重要),绕组系数,嵌线方便性(大小线圈不交叉方便嵌线),端部长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双叠绕组改为单双层混合绕组Rmxprt怎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