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呆可达鸭 发表于 2015-1-20 09:34

kt133a 发表于 2015-1-20 07:34
我说的已经很清楚了,不学理论,只玩软件容易迷失方向。
如同一个学武术的不练体能,只练招式,到处搜 ...

您说的这点我还是蛮赞同的,电机理论是内功,软件仅仅是方法手段,或者工具,不会开车的人坐在玛莎拉蒂里也可能完不成自己骑自行车走的路,哈哈

kt266a 发表于 2015-1-20 10:17

本帖最后由 kt266a 于 2015-1-20 10:34 编辑

呆呆可达鸭 发表于 2015-1-20 09:31
”丢掉软件,也不要看书,静静想一想轭部磁密的概念是什么“

可能是之前我理解上跟您说的有偏差吧,您 ...

说实话,我倒不是嫌麻烦,或者故意逗新手。

论坛上的很多人态度有问题。问的问题简直不是学电机的人该问的。好象是想不动脑子,轻轻松松地完成课题,糊弄导师或领导。

我一看见这样的,就生气,不愿意理他们。

想做这一行,就应该自觉地认真学,尽量自己查资料、深入思考;不想做的,趁早改行,就不要问什么问题了,花钱发一篇论文走人——电机行业确实利润薄,待遇低。

比如这个,如果看了任何一个异步电机设计程序,见过电机学的磁力线图,也不需要学太深,就能知道电机设计中的轭部磁密说的是哪个位置的什么东西。

剩下的,不就是画条线,对磁密某个分量做个平均值吗?

有和别人拌嘴的功夫,早做完了。

kt266a 发表于 2015-1-20 10:22

论坛里的大多数问题都是重复的,可以搜索到以前的讨论。

Firststep2014 发表于 2015-1-20 10:49

看了这么多人回复   感触最深的是学电机需要很深厚的积淀      也许有时候是时间比较紧迫也许是不知道先从哪本书看起吧      晚辈们刚开始接触都是这样的          觉得刚开始先看看唐任远的书比较有用            只是有时候被老师催着写论文就没有很多心思去精心下来看书了

Firststep2014 发表于 2015-1-20 10:52

也感谢论坛的各位前辈们非常耐心的指导      感觉很多人都不愿意学电机    这个行业还是比较寂寞的      希望大家能多多参与讨论       这样共同进步的快很多

Firststep2014 发表于 2015-1-22 19:40

阿Q精神 发表于 2015-1-16 10:34
我补充说明一点哈
2.电机设计教材中,一般取“距离齿最狭处三分之一齿高处”的截面。
也就是顿顿所叙述 ...

我想问一下调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上没有开槽    那转子轭计算高度和转子轭计算长度要怎么计算呢    感谢您的关注

5858258 发表于 2017-4-1 10:15

kt133a 发表于 2015-1-20 07:34
我说的已经很清楚了,不学理论,只玩软件容易迷失方向。
如同一个学武术的不练体能,只练招式,到处搜 ...

理论不明白 软件也不会啊{:1_551:}

从此君王要早朝1 发表于 2017-9-9 16:12

hack3702 发表于 2015-1-5 09:53
我也只能呵呵了~

   这种回复的人最恶心,我看很多论坛大牛碰到一些简单问题也会细心解答,这种人不知道水多深,但是装逼肯定是到位了

一块两毛五1 发表于 2020-3-6 15:13

敦敦 发表于 2014-12-27 08:34
你分别在气隙,定子齿顶,齿中,轭部画一圆弧,用公式编译器编辑公式,求圆弧上的磁密就对应上啦{:soso_e12 ...

版主好。求取轭部磁密,应该是画径向的一条直线吧?
我看陈世坤的电机设计中,求取轭部磁密的时候,说的是轭高。所画的线(轭的截面),是与磁力线垂直的才对呀。
想向版主确认下,盼回复。

jiashuai0101 发表于 2020-3-12 14:40

初涉-江湖 发表于 2014-12-26 22:15
1、“定子齿部磁密为1.5T ”是一个电机设计时齿部磁密的参考值,定子齿部磁密一般为1.5T---1.9T,是平均磁 ...

什么样的材料能达到1.9T?一般的35W300,50W470也就是1.6左右吧?

sq9802 发表于 2020-4-9 10:39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84874509 发表于 2020-4-27 18:57

为什么我算出来的平均磁密才0.5T?我看RM里面写着都有1.6T啊我看场图也有1.6左右啊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计算电机气隙磁密、定子齿部、轭部磁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