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CH0570 发表于 2014-8-26 15:16

转子偏角

各同行,请教:22槽22钩转子,槽对钩,最后一槽与最后一钩旋转方向偏3钩,偏角怎么确定的呢?应当没有偏3钩吧,看过些资料,说是线圈中心线与槽中心线在换向器上的偏角,我不太理解。

机会不容错过 发表于 2014-8-29 19:27

你这个问题说得不是太明白啊!
转子的绕线前进方向没有说,线圈跨几槽也没有说。。。
(这些因素不同的工厂是不一样的)
另外,也可以贴张实物的照片上来也好啊!

根据你的描述,和我自己设定的一些参数,我粗略的划了下图,
但不知道和你所描述的实物一不一样,
你先确认下,图中的红线为我根据你的描述画的。

如果红线是你描述的情况的话,
那么蓝线就是他的实际偏槽。

以上。

CHENCH0570 发表于 2014-8-30 07:48

机会不容错过 发表于 2014-8-29 19:27
你这个问题说得不是太明白啊!
转子的绕线前进方向没有说,线圈跨几槽也没有说。。。
(这些因素不同的工 ...

CHENCH0570 发表于 2014-8-30 07:51

机会不容错过 发表于 2014-8-29 19:27
你这个问题说得不是太明白啊!
转子的绕线前进方向没有说,线圈跨几槽也没有说。。。
(这些因素不同的工 ...

线圈跨1--10槽,对称绕

机会不容错过 发表于 2014-8-30 09:26

CHENCH0570 发表于 2014-8-30 07:51
线圈跨1--10槽,对称绕

按你所描述的,改了下跨距,结果如图。
看偏角度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按图示的绕线中心线,几何中性线,结线中心线的方法去找。

但是如果换向器片数与铁芯槽数是2:1的关系的话,
因为各工厂的绕线工艺不同,就会存在两种情况。
当然,上面的方法是通用的,
只是存在始末钩有可能是结线中心线或都不是结线中心线的可能。
如果有需要的话再和你详细的讲下,因为相关的绕线图还需要作成。

以上。

CHENCH0570 发表于 2014-9-1 16:08

很有启发,非常感谢!

hzxsyzl 发表于 2015-4-7 20:23

偏置还不是很懂,学习了。

shine1982 发表于 2015-4-8 13:40

这里的转子偏角说到底是基于转子绕线初始挂钩,初始入线槽,跨槽形成的角度,当然还受绕线旋向的影响。
如果引申到电机换向角度的时候还需考虑碳刷的安装角度即碳刷中心线与定子磁场中心线的角度。
而且在电机实际应用中都是考虑换线角度对电机的影响。

914553336 发表于 2015-4-9 12:54

好,不错不错,支持!

914553336 发表于 2015-4-9 13:42

那同样槽数,同样节距,槽对钩,绕线顺序逆时针,电机从换向器端看逆转,借片1片的绕线图是怎么样的,谢谢提供。

914553336 发表于 2015-4-9 13:42

不好意思,是槽对槽。

shine1982 发表于 2015-4-10 10:05

个人觉得这种问题不应该问,因为
第一,这个图不难,尤其是2楼,5楼已经有图示。
第二,个人动手画一下,能增加理解,对以后看图,看转子实物都有好处。
第三,根据自己理解画图,贴图出来让大家看下给点建议,这样更利于大家的提升。
否则的话,看到别人的图也只能是一知半解。

另外,提醒一下,绕线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应该有很大的差异。
很抱歉,已经有几年没有整理过串激电机绕线的资料,只能提供这么多了。

914553336 发表于 2015-4-10 14:38

我只想看看与我画的是否一样,也可提高呀!

914553336 发表于 2015-4-10 14:40

我只想看看与我画的是否一样,也可提高呀!

shine1982 发表于 2015-4-10 16:19

那就把你画的贴出来吧。
我相信肯定会有热心的朋友来讨论的。

914553336 发表于 2015-4-11 16:57

好的,如果错了,那多难为情呀!

taozf 发表于 2015-4-21 11:13

本帖最后由 taozf 于 2015-4-21 11:34 编辑

A是线圈的中线,B是挂钩的中线(挂钩的铜排4,5,6和16,17,18之间的中线,槽沟数一样的转子就是挂钩的两片和对侧两片的中线)
这个图直接算出来的角度适用于最常见的电刷垂直于线圈中线的设计。图上算出来是70度,是因为刷架斜了45度,实际换向角是25度。
只要能画出这个图,就可以用这个方法算换向角,需要多少度就自己调整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子偏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