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awei_zs 发表于 2014-7-24 09:14

雷米公司的一种绕组工艺

现在永磁电机里最火的结构应该就是分数槽集中绕组和内置式转子了。分数槽集中绕组因为它端部很短,可以有效减少铜耗,缩小电机体积,简化下线工艺,电机可以做的很扁等优点,迅速风靡伺服电机、电动汽车(有若干机型用了,比如prius的发电机),但是它谐波含量很丰富,尤其是高速情况下,谐波会在转子上产生大量损耗,也是它不适用于感应电机的主要原因。雷米公司提出e HVH绕组,从绕组形式上还是传统分布叠绕组,但是工艺上改进,可以把端部做的非常短。也就是,实现“集中绕组的端部长度,分布绕组的谐波含量”,此外这种线不是标准圆形漆包线,它可以根据槽型加工,所以,这种绕组槽满率还很高。附件资料里有它们的实验数据。本人认为这种绕组也有缺点,第一每槽只有两个导体,也就是每圈线圈匝数为1,典型的电压大电流电机。窃以为,如果咱们能想想什么办法,把匝数给提上去,用在感应电机上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谐波含量上,端部短,也算是给高效电机添砖加瓦吧。请各位大神多多讨论

lidawei_zs 发表于 2014-7-24 09:17

刚才忘贴图了不好意思

张老五 发表于 2014-7-25 20:31

一槽就两根线?那不是电压很低,电流很大?倒是比较适合电池驱动,作为异步机似乎还有不少缺点

lidawei_zs 发表于 2014-7-26 09:45

张老五 发表于 2014-7-25 20:31
一槽就两根线?那不是电压很低,电流很大?倒是比较适合电池驱动,作为异步机似乎还有不少缺点

是的,这种方案如果直接用在异步机确实不太适合,匝数太少了。我在国内某企业看过这种绕组,端部很规整,也很短,槽满率做的很高,根据异步电机手册散嵌绕组槽满率一般在75~78%,这种绕组,据企业设计人员说可以做到91%。

张老五 发表于 2014-7-26 19:10

lidawei_zs 发表于 2014-7-26 09:45
是的,这种方案如果直接用在异步机确实不太适合,匝数太少了。我在国内某企业看过这种绕组,端部很规整, ...

看作是一种匝数很少,跨距比较短的分数机槽叠绕组亦无不可

lzemg007 发表于 2014-8-25 14:04

是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

long98194 发表于 2014-8-25 14:25

这种不就是条形线圈的吗?

张老五 发表于 2014-8-26 08:43

如果只是要槽满率高,传统的绕组也能做到,不就是把多匝改成一匝,然后用串联来解决电压的问题。只不过这样做,优点和缺点都同样明显

adm1991xzd 发表于 2014-8-26 14:45

感谢分享,收下了

pat 发表于 2014-8-26 22:37

这种Hairpin工艺在传统大电机里面很早就有了,雷米只是首先用到汽车电机上,据说专利上还打了点官司。

lidawei_zs 发表于 2014-8-27 21:09

pat 发表于 2014-8-26 22:37
这种Hairpin工艺在传统大电机里面很早就有了,雷米只是首先用到汽车电机上,据说专利上还打了点官司。

嗯嗯国内也有企业在搞这个。。

arthuriphone 发表于 2014-9-2 21:19

不明觉厉,人艰不拆

烈焰轰 发表于 2014-11-13 10:41

楼主可有了解雷米电机硅钢片用的是什么类型的?

lidawei_zs 发表于 2014-11-13 12:53

烈焰轰 发表于 2014-11-13 10:41
楼主可有了解雷米电机硅钢片用的是什么类型的?

不了解,没有特别提及,估计是普通的片子吧

烈焰轰 发表于 2014-11-18 14:27

lidawei_zs 发表于 2014-11-13 12:53
不了解,没有特别提及,估计是普通的片子吧

哦,谢谢。等以后有机会要看看

张老五 发表于 2014-11-19 07:28

烈焰轰 发表于 2014-11-13 10:41
楼主可有了解雷米电机硅钢片用的是什么类型的?

材料跟这个构造关系不大,主要还是要看运行工况

yanyang0425 发表于 2015-9-16 16:38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有点疑问想请教一下,看图片定子槽里面应该是两套绕组,也就是每个槽里面有4个导体,不是楼主所说的2个导体?

xfz0916 发表于 2015-9-16 19:46

学习一下了,谢谢楼主

lidawei_zs 发表于 2015-9-17 12:51

yanyang0425 发表于 2015-9-16 16:38
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有点疑问想请教一下,看图片定子槽里面应该是两套绕组,也就是每个槽里面有4个导体, ...

两套绕组,分开看的话每套都是单层绕组,所以一个槽是两根导体

yanyang0425 发表于 2015-9-22 11:24

lidawei_zs 发表于 2015-9-17 12:51
两套绕组,分开看的话每套都是单层绕组,所以一个槽是两根导体

仔细看了一下绕组端部,每一套绕组也是上下层,不知是否正确?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雷米公司的一种绕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