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二维都是笔记本跑的,三维是台式的跑的!
台式跑三维,那配置真的很好了!不然估计难跑了! 突阙骑兵 发表于 2014-1-6 20:17
台式跑三维,那配置真的很好了!不然估计难跑了!
恩,配置是比较好,而且只能跑部分的模型! xjhjq 发表于 2014-1-7 10:54
恩,配置是比较好,而且只能跑部分的模型!
{:soso__5462389604067913156_1:} 有没有定论 simayanyun 发表于 2014-1-10 20:36
有没有定论
什么意思?你指的是什么定论啊? xjhjq 发表于 2014-1-13 09:00
什么意思?你指的是什么定论啊?
Rm导入后,默认的初始角度实际上就是A相线的角度,也就是默认从A相线开始。(通过实验易知)
可是Ivc1-IVc6六个激励,Ivc1是从30度滞后开始导通的,Ivc2从90度,其余依次是150、210、270、330。(由外电路易知)
也就是说导通顺序实际上是:Ivc5-Ivc6、Ivc6-Ivc1、Ivc1-Ivc2、Ivc2-Ivc3、。。。。
也就是说导通顺序是:0-30度:B-C、30-90度:A-B、90-150:A-C、150-210:B-C、210-270:B-A、270-330:C-A(由外电路可知)
而事实上这些导通区间并不是对应导通相的最大力矩区间,所以这个初始位置不对。
但是如果按照最大力矩区间导通,出来的波形很奇怪。
但愿你能明白我在说什么。
simayanyun 发表于 2014-1-13 10:40
Rm导入后,默认的初始角度实际上就是A相线的角度,也就是默认从A相线开始。(通过实验易知)
可是Ivc1 ...
你说的这个是无刷的吗?永磁同步的三相一直都导通的啊! xjhjq 发表于 2014-1-13 15:48
你说的这个是无刷的吗?永磁同步的三相一直都导通的啊!
无刷的。。。 simayanyun 发表于 2014-1-14 21:10
无刷的。。。
恩,无刷的瞬态的我还没仿真过,后面试试!谢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