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ne
发表于 2013-7-11 21:39
chong2 发表于 2013-6-25 21:16
fluent 和 ccm+ 里面都有report功能呀,求体平均就是了。不过温度场里面不仅要看平均温度 也要看最高温度 ...
看流体分析的图片就知道是湘电的高手了,久仰久仰{:soso_e179:}
ntboy
发表于 2013-7-12 09:46
效果不错,很有美感。chong2 楼主说的:“。。。不过同一类型仿真软件都差不多,最关键还是理论基础。”。。。我理解为不要总是迷信这个那个的软件,乱了自己的思路。常言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吧
chong2
发表于 2013-7-13 21:31
wayne 发表于 2013-7-11 21:39
看流体分析的图片就知道是湘电的高手了,久仰久仰
总版光临,不胜荣幸,谬赞之语,惭愧之至!都是在工作中慢慢摸索的,用到了哪块儿就学一下,然后往深处钻钻就是了。其实不论FEA还是CFD,用在电机上所涉及的深度相对汽车、化工、航天等行业来说还是很浅的,不仅是因为这些行业对仿真依赖程度更高一些,而且工况也更复杂。感觉西莫的平台很好,之前下了不少学习资料呢。
chong2
发表于 2013-7-13 21:42
ntboy 发表于 2013-7-12 09:46
效果不错,很有美感。chong2 楼主说的:“。。。不过同一类型仿真软件都差不多,最关键还是理论基础。”。 ...
嗯,大致是这个意思。仿真出来个结果比较容易,准确比较难。软件吧,建模solidworks、solid edge、ug、proe、catia.....分网ICEM CFD、hypermesh、pointwise、ansys mesh和分析软件自带的分网模块......分析软件ansys apdl、awb、abaqus、fluent、cfx、star-ccm+.......专用的dyrobes等......优化的OS、MF......自编代码的FEPG等........说是浩如烟海也不为过,各有各的特点,要是都学一遍得用多长时间。。。。。。
从软件开始学可能有点儿舍本逐末了,不妨试试从理论入手,研究下怎么仿真的同时兼顾怎么仿真的准确一些,呵呵。有时仿真结果的判定也蛮重要的,甚至比仿真过程更重要。
ntboy
发表于 2013-7-16 10:51
{:soso_e142:}chong2 楼主说的好!你们单位现在有自己开发的工具软件在使用吗?其实作为工程师,人应该始终是占据主导的,不要总被软件牵着走啊。软件或者工具有时会存在迷惑性,需要经常验证准确性并做调整的。软件或工具模块只是某些国家团队设计思想的集中体现,适用性有局限性,而且其思路是不公开和变化的,一般人没办法知道其思路的。西方工业现代化发展过百年,在计算机诞生后软件发展更是迅猛,“浩如烟海”了,而且思路各有门道啊,看花眼累死了。咱们国产的超级计算机不也是靠自己跻身国际一流嘛,软件上也不能总是依赖“进口”或“走私”的东东啊。。。当然,工程师们自己学习和参考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政府、国内企业都热衷于推广、代理或购买国外成套软件,就如同微软、Ansys等等的允许盗版的抢占市场思路一样,最终我们在战略上会付出代价的。好在,我们也看到国内逐步有些发展了,再多些用户推广就好了,不要昙花一现啊。我这只是一点杞人忧天的想法。。。。诸位见笑,湘电是我想重温旧梦的地方。。。。。。
chong2
发表于 2013-7-16 21:41
ntboy 发表于 2013-7-16 10:51
chong2 楼主说的好!你们单位现在有自己开发的工具软件在使用吗?其实作为工程师,人应该始终 ...
国产超算好像硬件都是进口的,不知道平衡性能方面的软硬件是不是自己做的。CPU受制于人啊,更早的时候,国产cpu还出过remark的丑闻,唉,社会环境鼓励的就是多快好省,浮躁,踏实搞科研的不如拍的好。。。。说多了。
说来惭愧,据我所知,自编的程序很少很少。电磁计算程序和一些极其简单的强度计算,用的经典公式,所谓创新顶多是原先用QBasic,改成BS架构的网络版,核心没变。机械强度方面可能验证比较难一些,但是老的电磁计算程序确实存在不大准确的情况,但是没有人来修正。新来的一些同事ansoft用得不错,可是老一点儿(工作个5、6年的)的同事还是习惯于老的程序。这也难怪,反正工资只跟图纸数挂钩儿,干嘛要费那么大的劲儿学东西呢,多画几张cad才是正道——这心理很普遍。
流体方面我倒写了一个同步机内风阻计算的小程序,跟仿真值差得不多。只是我大多数都是参与新产品研发,需要更详细的流场细节,所以还是CFD方法多。场路结合的方式也是我的梦想,或者全路算法,但是肯定是有很长的路要走。前辈中,我只认识一个是对电机涉及的所有电磁、机械、仿真等等方面完全精通的大牛,希望努力,30年之后能达到这水平我就阿弥陀佛了。
其实比较让人郁闷的现实,就是很多新产品借鉴或照搬国外的产品。这其实很难避免,比如汽车行业的BYD,关键看借鉴之后能不能形成自己的技术。国外有这个概念“仿真驱动设计”,但是真做起来,难度很大,也是我之前强调要算准的目的(不过有时很无语,思想僵化啊,人就认为经典电磁公式算出来是一丝不差,你用仿真算出来的应力啊变形啊流量啊温度啊,人从心里第一印象就是不准,即使他可能连材料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基本概念常识都不知道,服不?)。之前有个借鉴的产品,通过仿真觉得一个地方必须要改,但是画图纸的不同意改:“要是需要改,老外早改了”。最终死磨硬泡,在有后备方案的情况下按我的建议改了,试验结果基本与仿真结果一致,然后这个更改就成为了图纸设计的功劳,服不?
说一千道一万,如果只把cae作为验证的工具,实在是大材小用;从理论出发,指导设计生产,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根本——前提是打铁要自身硬。
h15527143611
发表于 2013-7-18 09:37
感谢楼主分享宝贵的经验,在下学生菜鸟一枚,电机设计相关,看到楼主电机建模很漂亮,望赐教定子绕组的画法,尝试过多次还是画不出你那效果。
邮箱:822797450@qq.com期待楼主的回复,不胜感激!
f123456uo
发表于 2013-8-4 22:56
本帖最后由 f123456uo 于 2013-8-4 22:58 编辑
看到楼主的帖子,我知道我终于找到组织了!哈!!我以前是用fluent模拟多相流的,现在转向使用fluent模拟电机的共轭传热。由于是新手,需要走的路还有很多。看了你的这些图片,很受启发啊!我qq:873906392,希望能成为朋友,请多多指教。。。另外,我看到又说你的另一个关于绕组端部的画法的帖子,可以把网址发给我么?最近一直在头疼电机模型的简化问题呢,忠心的感谢!!
f123456uo
发表于 2013-8-7 14:58
chong2 发表于 2013-6-24 13:01
我的同事有做电磁分析的,看过他们使用ansoft,思路也是比较普遍的CAE步骤,可惜隔行如隔山,感觉设置 ...
楼主你好,你分享的这文件到期了?现在已经没有了。楼主你现在是我这方面的寄托了,希望你能加我qq啊,有好多不懂的要请教你呢
电动无限
发表于 2013-8-23 09:50
用ansys中的流热耦合算的比较多,流体用CFX。其实软件好学,关键是原理要搞通弄明白。切不可舍本逐末
一直在学习中。。。,每一块都是海量的知识,可惜我只懂一滴。
chong2
发表于 2013-8-23 21:51
电动无限 发表于 2013-8-23 09:50
用ansys中的流热耦合算的比较多,流体用CFX。其实软件好学,关键是原理要搞通弄明白。切不可舍本逐末
一直 ...
是的,有个别的部门的同事就是用workbench,定转子分开,给定热流密度来计算温升的。
水多了就好了嘛 呵呵
电动无限
发表于 2013-9-2 14:20
chong2 发表于 2013-8-23 21:51
是的,有个别的部门的同事就是用workbench,定转子分开,给定热流密度来计算温升的。
水多了就好了嘛 呵 ...
请问楼主,
由于铁芯在轴向和径向的导热系数不同,你们的铁芯的导热系数取值是多少?铜线外面有漆膜,漆膜的导热系数远远小于铜线的导热系数,如果分开考虑的话,漆膜太薄无法划分网格,你们是怎么考虑铜线的导热系数的?
还有,气隙两侧定转表面的散热系数你们如何考虑的呢?在计算过程中是否考虑辐射散热?我在增加辐射散热计算的时候,运算量超级大,电脑经常报错。
chong2
发表于 2013-9-3 22:03
电动无限 发表于 2013-9-2 14:20
请问楼主,
由于铁芯在轴向和径向的导热系数不同,你们的铁芯的导热系数取值是多少?铜线外面有漆膜,漆 ...
铁心材料导热系数给各项异性,径向按硅钢片考虑,轴向要按叠压系数或者冲片间有无填充材料、厚度等等效出一个导热系数。
漆膜等很薄厚度的部分,建模不考虑,直接给等效热阻。
另外辐射我计算时没考虑,觉得定转子温差不会太大,主要还是靠气体传热的。另外我一般是流固热耦合,所以固体面是不需要指定热流密度的。回头帮你问下同事,看他们是怎么给定的。
cherry宗
发表于 2013-12-13 19:44
楼主好强大啊,我最近在做温度场、流体场以及一些应力分析,请问楼主是用的流体场分析是fliud flow模块吗?还有关于温度场,能不能把上面那个简单的例子发我一下呢?感激不尽!
chong2
发表于 2014-1-22 13:47
cherry宗 发表于 2013-12-13 19:44
楼主好强大啊,我最近在做温度场、流体场以及一些应力分析,请问楼主是用的流体场分析是fliud flow模块吗? ...
用的是star-ccm+来实现的。当然了,用fluent也一样,个人喜好问题。
另外您提及的应力分析,如果单纯是力学分析,可以用ansys等有限元软件搞定呀;如果是由于温度引起的应力,据我所知star-ccm+和abaqus可以耦合,ansys和fluent也可以耦合。当然了,star-ccm+之中也能算应力,但前提条件貌似是变形别太大呀(怎么判定大小呢,我没试过,但是粗略想一下,至少变形不能引起流场的大幅度变化吧,否则网格又不会自己变形)。
至于例子,体积都比较大,算温度场的一般一个case都在2G以上了。您可以自己做一个很小的例子试验一下,比如,一根铜条在通风圆筒中的散热等。
chong2
发表于 2014-1-23 12:40
kt133a 发表于 2014-1-23 10:35
不要轻信传统磁路法的电磁方案。
按照我的经验,那些经过多年实验数据修正的磁路计算软件是可信的,而 ...
据我了解,湘潭电机的电磁设计方面,虽然也有ansoft等电磁有限元软件,但是还是以 电工指导文件(机械工业部发的,简称电指) 为主的,里面的一些系数经过型式试验的积累,改动过一些。
CAE_BCG
发表于 2014-4-27 08:36
star ccm+ ?
IAM小伟
发表于 2014-6-4 09:05
前辈,你做过磁流体吗?
xingkong
发表于 2014-6-12 17:28
chong2 发表于 2013-7-16 21:41
国产超算好像硬件都是进口的,不知道平衡性能方面的软硬件是不是自己做的。CPU受制于人啊,更早的时候, ...
设计照搬,好不容易按分析的改了,还算设计的,天下乌鸦一般黑。
licunozu
发表于 2014-12-21 19:20
chong2 发表于 2013-6-24 13:01
我的同事有做电磁分析的,看过他们使用ansoft,思路也是比较普遍的CAE步骤,可惜隔行如隔山,感觉设置 ...
你好,能不能把这个链接的文件给我发一下呢,谢谢!我的邮箱:licunoz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