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ngzi84 发表于 2012-11-19 11:18

内置电机仿真过程中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xiangzi84 于 2012-11-19 11:31 编辑

此电机做过实物测试,额定功率在2230W左右,再依此进行仿真验算。
1.测试过程中,记录变频器后端电压为220V,是否指线电压220V,则电压源激励是否为Umax*sin(2*pi*f*time+功率角),Umax=220/1.732*1.414=180V(Y接)?如果我RMX使用线电压380V计算出来的电阻和端部漏感设置该计算时电压源激励是否有问题?
2.在仿真过程中,使用多频段的BP值,计算出来的铁损在mW级,不使用多频段的材料,单位在W级。这是怎么回事?材料其他设置是一样的。
3.计算功率因素时,取同相电流电压过零点的时间差t,则功率因素=cos[(t/0.02)*2*pi],这样计算是否正确?
4.设置磁钢涡流损耗时,将磁钢设置为零电流,再购选,是否正确?

以上几点是我暂时不敢很确定的,提出来让各位帮我确认一下。

Edwin_Sun 发表于 2012-11-20 23:15

1、永磁电机么?你为什么要采用电压激励?这个准确性的争议大家还是蛮大的;我觉得变频器空载之下,你测试一下端口电压,然后将这个电压接到电机上,这个电压就是你指的电压源激励的值了;用RM算出来的值可以直接用的,电阻还好,电感可能和实测值有较大的误差,这个你有了样机,最好测试一下

2、这个我没试过,所以暂且不知道,你看看B值分布是不是一样?如果一样的话,那就是这个多频段设置,两套不同的铁耗计算公式所引起的吧

3、如果达到了稳态,这个公式应该没问题~

4、我曾经设置过零电流,然后取消掉,发现没什么差别;不知道是D版问题,还是版本问题了;楼主可以试一下,然后告之大家结果~

xiangzi84 发表于 2012-11-21 08:22

本帖最后由 xiangzi84 于 2012-11-21 08:26 编辑

Edwin_Sun 发表于 2012-11-20 23: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永磁电机么?你为什么要采用电压激励?这个准确性的争议大家还是蛮大的;我觉得变频器空载之下,你测试一 ...

1.电压源激励的,我是考虑电阻值和端部漏感可以手动输入,较为准确;我也用计算出来的电流源重新计算了一下,Stranded loss计算出来相差较大,我想这就是电阻差异的原因吧!
2.但是也差异太大了,再说铁损也不可能小到mW吧?
4.这个我回去案你的方法计算一下有结果在提出来讨论。


kannaijie 发表于 2012-11-21 08:32

学习了      

Edwin_Sun 发表于 2012-11-21 12:31

xiangzi84 发表于 2012-11-21 08: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电压源激励的,我是考虑电阻值和端部漏感可以手动输入,较为准确;我也用计算出来的电流源重新计算了 ...

你既然有样机了,可以按照实测的电阻值加进来,然后再算一个2D的模型计算一下电感,然后利用你实测的电感减去2D模型中的电感,这个就应该是端部漏感了。电阻为什么相差那么大?

铁耗的话,我觉得差别有点大了,如果B一样的话,你可以再检查下设置

yuelin9988 发表于 2017-11-23 20:09

xiangzi84 发表于 2012-11-21 08:22
1.电压源激励的,我是考虑电阻值和端部漏感可以手动输入,较为准确;我也用计算出来的电流源重新计算了 ...

你好,能否加我QQ:274365659,相互交流。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置电机仿真过程中的问题